学校教务处于11月5日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202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为确保学院项目申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又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2、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两类。
3、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两类。
二、课题来源
1、科教融合项目:依托教师科研或教学研究课题,将课题分解细化为子项目,由课题组教师担任项目指导教师,可自选学生组建项目团队。
2、产教融合项目:面向省级、校级大创项目设立。项目团队对接企业,将企业真实问题转化为大创项目选题。(说明:该类型项目的经费需从指导教师的校企合作课题中支出。)
3、赛创结合项目:鼓励将各类高水平竞赛与大创项目相结合,支持设立重点培育项目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4、自主选题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自拟的发明、设计、创作或社会调查等探索性研究课题,以及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
三、项目申报要求及流程
1、项目面向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申报(非毕业年级)。每名本科生每年只能主持一个项目或参加不超过两个项目;曾因个人原因终止项目的学生原则上不能再申报新的项目。
2、项目团队以3~5人为宜。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人可以是个人或团队(1~5人);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3~5人);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人必须是团队(3~7人,成员可含在读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年级组建团队。
3、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同一年度指导项目不得超过2项,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对于申报产教融合项目的团队,鼓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
4、创业实践项目须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基础,成立公司且项目团队具有实际控制权,拥有已产生的项目成果的控制权,须随申报书提供公司营业执照、专利获批等佐证材料。
5、重点支持“十大重点支持领域的项目”;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参与科研的项目;来源于行业龙头、专精特新等企业真实问题的项目;以及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重点培育项目。
6、项目一旦立项,负责人需组织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四、项目申报流程
1、项目负责人于12月15日前通过“信息门户-大创系统”进行项目申报,根据申报项目类型上传《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或《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书》。
2、项目负责人提交材料后,指导教师于12月17日前在“大创系统”中提交导师审核意见。
3、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上报学校。经学校复核和公示后,所有通过的项目按校级预立项。
4、待学校发布正式立项通知后,项目负责人提交进展报告,学院组织专家对预立项的项目再次进行评审(具体答辩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排序,最终确定国家级推荐项目(重点支持和一般)、省级推荐项目、校级项目并公示。经学校审核和公示后,发文正式立项。
5、项目立项后,原则上不得终止项目,否则取消项目负责人下一年度申报资格。项目指导教师、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及其排序原则上不得变更,确因不可抗力申请变更,须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申请变更人、被变更人、涉及变更人的同意,并经学院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办理。
五、其他
1、请各项目负责人加入学院大创项目交流QQ群,如有疑问可在QQ群中咨询。
758112424(合肥校区)
672597600(宣城校区)
2、学校申报通知详情及申报书等附件文档请访问:https://jwc.hfut.edu.cn/info/1248/5347.htm。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