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学院新闻

合肥工业大学师生探访砀山良梨镇——解码百年梨树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

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展开深度调研,与良梨镇镇长唐琳成、团委书记杨博强深入交流,实地考察梨树王景区及鳌头观海观景台,通过“古树探秘-技艺体验-文创研发”三维实践,探索砀山梨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

百年梨树下的生态智慧:从治沙传奇到产业根基

良梨镇作为砀山酥梨发源地,拥有树龄超300年的梨树王与梨树神,其根系深扎于黄河故道的沙土地中,成为记载当地治沙史的“活化石”。在梨树王景区,镇长指着古树介绍:“祖辈靠梨树治沙改土,如今这棵树每年仍能产一吨酥梨,其盛果期可持续至树体衰老的特性,正是梨树适应沙土地的生存智慧。”

实践团队在林间观察到,梨树表皮呈鳞片状结构,需定期人工剥皮以保持透气性。“这是应对沙土地干旱特性的自然演化,”镇长补充道,“黄河泥沙形成的沙土层像‘隔水罩’,而梨树根系能深入2米以下汲取水分,这种生物适应性让砀山从‘年年决堤’变为‘世界梨都’。”

沉浸式梨园探秘:从传统技艺到文旅融合

在鳌头观海观景台,队员们操控无人机记录万亩梨园全景。在此处我们遥望梨树王景区,镇长笑着介绍:“今年梨花节期间,漫山遍野的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单日最多迎来20万人,大家都是冲着这万亩梨园的盛景来的。”

这种“农业+文旅”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对自然景观的精心打造。而梨树神这棵因嫁接技术实现“一树结四果”的古树,被赋予了“雌雄同体”的传奇色彩,常有游客在树下系上祈福彩带,更是作为梨文化的点缀,为这片花海盛景增添了几分独特的人文韵味。

青年智慧破局产业升级:从鲜果销售到文化IP

面对“产量增长但价格走低”的产业困境,实践团队结合调研所见的梨树种植传统与文旅融合基础,提出了一套递进式破局思路。

团队建议先从产业根基发力,引入冷链物流延长酥梨保鲜期,同步开发梨膏、梨醋等深加工产品,在保障鲜果品质的同时拓宽产业链;再进一步挖掘文化价值,设计“梨树王”卡通形象与“认养古树”项目,将梨树神的祈福文化转化为文创书签、盲盒等商品,让古树传说成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最后计划制作《三百年梨树的新生》纪录片,以“古树年轮-治沙历史-乡村振兴”为叙事线,在短视频平台发起#寻找砀山梨故事#话题,让更多人感知梨园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

当百年梨树的年轮遇见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一幅“以树为媒、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展开。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用创新思维解码古树价值,为传统农业产区探索出“生态保护-文化挖掘-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光彩。

        图为镇长为实践队讲解良梨镇的历史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镇长共同探讨破局之道


学院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丹霞路485号(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邮编:230601 联系电话:0551-6290 1380
Copyright @ 2023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080号 皖ICP备05018251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