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学院在科教楼B501报告厅成功举办斛兵大讲堂系列学术报告。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作题为“大模型智能涌现的数学理论与未来前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吴信东教授主持。作为庆祝建校8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讲座吸引了1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报告中,徐院士从数学视角系统阐释了大模型智能涌现的内在机制。他首先指出,以大模型为特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变革科学研究范式与工业发展进程,而其强大能力背后的“智能涌现”现象尚存诸多争议。徐院士提出从极限角度理解智能涌现的一个理论,闸明了:“涌现” 是由大模型极限的存在性所引起,涌现后的行为即是大模型极限的行为。徐院士团队也证明了:极限架构的存在性由大模型基块的特性(特征数)与组装方式决定(除了AI的先验假设)。这些结果对于建立大模型信仰、评估大模型、研发新型大模型架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交流环节,徐院士与在场师生就智能涌现的判定标准、大模型的发展路径及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强调,建立严谨的数学理论是推动人工智能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关键,也是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实现引领的重要机遇。
本场报告视野宏阔、内容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前沿视野,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作为我校80周年校庆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斛兵大讲堂持续聚焦科技前沿,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交叉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高端平台。
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曾提出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 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为非欧氏框架下机器学习与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普遍的数量推演准则; 提出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形成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隐变量分析等系列数据挖掘核心算法, 并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最高科技奖; 国际IAITQM 理查德.普莱斯(Richard Price)数据科学奖;中国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华罗庚数学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科技成就奖;曾在201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特邀报告。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现任鹏城国家实验室广州基地/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是国家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