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全面总结了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成果,系统梳理经验成效,并就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进行了深入研讨与部署。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共7位委员专家出席会议。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汪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洪日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主持。实验室主任吴信东教授及实验室部分骨干成员参会。
汪萌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建设的各位委员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大数据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吴信东教授带领下,聚焦大数据知识聚合等前沿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汪萌校长希望各位专家继续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宝贵意见,助力实验室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徐宗本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在于大数据,实验室聚焦大数据知识工程的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特色和战略意义。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准确、方向明智,希望全体委员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实验室持续高质量建设。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洪日昌在会上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希望专家们继续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专业指导。
会上,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信东教授从“实验室基本情况”“建设成果”“目标完成情况”“运行管理”“总结与展望”等五个方面,系统汇报了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情况。他指出,实验室始终秉承“工业报国”的初心,立足江淮大地,践行“千生一领军”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服务国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近年来,实验室在跨模态数据自动聚合、大模型与知识图谱双向增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研发的“KO知识海洋系统”已成为实验室标志性成果之一。除了各类各级纵向课题,实验室也牵头获批了安徽省科技攻关平台类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在产业应用中落地转化,多项研究成果已形成专利或孵化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实验室骨干卜晨阳副教授展示了“知识海洋系统”建设的最新进展。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吴共庆教授汇报了2024年11月实验室评估验收情况,指出专家组高度认可实验室的建设成效和科研能力。
学术委员会委员陆汝钤院士在交流中表示,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的建设成果已远超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团队的科研实力与组织能力。他指出,实验室应继续坚持“从理论到应用、从论文到工程”的发展路径,深化大数据与大知识研究,并提出应进一步探索“大智慧”理论的系统发展方向,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已有工作基础上,探讨三轮驱动的可能性。
陈纯院士和其他学术委员会委员们也献言献策,在肯定实验室已有成就的同时,也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徐宗本院士总结指出,实验室要持续聚焦“大数据知识工程”这一特色方向,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与应用导向,力争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切实推动大知识与大数据技术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民生,助力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吴信东教授代表实验室对各位学术委员会专家的中肯意见和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实验室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并全面贯彻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方案,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实验室全体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奋力拼搏、善作善成,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追求卓越,推动实验室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打造国家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10月13日